手机看新闻
10月12日,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消息,超大特大城市正积极稳步推进。住建部城中村改造信息系统投入运行两个月以来,已入库城中村改造项目162个。
让超大特大城市“挑大梁”推进,是一盘大棋,能够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,对今后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,将带来多方面的深远影响。
第一,有望拉动数万亿元量级投资,有效扩大内需。从过往超大特大城市项目实践来看,一般单个项目投资门槛多超百亿元,开发也多达数年,将有效带动房地产和建筑行业不断发力。
据申万宏源证券预计,后续入选城市人口门槛的限制可能会放宽,入选城市数量有望扩围至21个-35个。估算本轮城中村改造每年投资额约为1.5万亿元-2.1万亿元,累计投资额约为7.3万亿元-10.6万亿元。
通过有助于将超大特大城市建设成宜居、韧性、智慧的现代化城市。如此一来,居住空间、产业空间、公共空间将同步更新,进一步激发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活力,诸如建材、、物流、基建、家电等多行业会迎来发展利好,亦将为相关企业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窗口和契机。
第二,促进住房需求进一步释放。超大特大城市一般是人口流入地,需进一步满足当地刚需和需求。将会催生新的需求,这是当下住房消费的重要购买力之一。同时,部分原有城中村居民的购房需求也会被激发,有可能带动当地新建商品房销量上行。
未来或将有更多城市探索城市更新及补偿的新模式,商品房销售市场将会受益,有利于的稳定运行。此外,此轮城中村改造将与建设相结合,对于完善我国体系、供给体系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。
第三,加快向新发展模式转型。住建部提到,超大特大城市分三类推进实施:一类是符合条件的实施拆除新建,另一类是开展经常性整治提升,第三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实施拆整结合。
从上述实施细则来看,简单的大拆大建的传统模式已不合适,需要因地制宜,结合城市发展、产业转型以及居住环境等多种因素,靠“本地化”和“专业性”做设计,与“开发”相比,“运营”更重要。而随着进入到实操阶段,多个城市已积极跟进,这是房企参与分享红利的重要机遇。
不过,项目牵一发而动全身,只准备好了资金和了解了市场需求还不够,相关企业还需要“投、建、运、管”全寿命参与。换言之,基于自身布局的城市和业务模式,房企还要寻求多元化的合作对象,内外兼修地夯实城市更新业务赛道,将有助于尽快摆脱旧“三高”(高负债、高杠杆、高周转)发展模式弊端,实现模式创新。
整体而言,当前,我国城市发展由过去增量为主转向存增并重,在此背景下,有望成为后续稳增长、稳地产重要抓手,加快推动房地产行业向新发展模式过渡,保持平稳健康发展。
(责任编辑:佟明彪)
免责声明:本文系注册用户(作者)在房产圈发布,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。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房天下立场,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进行投诉。对作者发布之内容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还可以输入200字
带您纵览聊城楼市,轻松掌握水城楼市新动态!
9000元/平方米
9500元/平方米
12000元/平方米
9500元/平方米
11500元/平方米
15000元/平方米
11000元/平方米
9000元/平方米
6200元/平方米
6800元/平方米
b | d | ||||||||
c | q | t | |||||||
f | j | s | w | ||||||
g | n | ||||||||
x | |||||||||
h | z |